MBA联考 > 新闻资讯
国考考情分析—判断篇!
时 间:2022-11-01 11:03:38 阅读量:154

01

判断基本考情分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根据报考岗位类型的不同,分为副省级、地市级和行政执法类共三套卷,近五年判断推理总题量均维持在40道题。考查题型由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这四种题型组成。其中,副省级和地市级在2020年之前只有逻辑部分有差异题,其他题目均保持一致,在2020年图形和逻辑部分题目有差异,而2021和2022年四种题型均出现了差异题,行政执法类为今年新增卷,与副省级及地市级也存在差异题。总体来说题量大、解题思维复杂是判断推理模块的主要特点,需要考生在备考时投入更多的精力。

通过对题库做题大数据的统计发现,2020年-2022年国考判断推理模块的平均正确率依次为65.8%、67.6%、61.4%,难度有上升的趋势,这点值得考生重点关注,因此掌握好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02

重点题型分析及备考建议

# 图形推理

国考近五年图形推理的题量均为10道题,考查形式包括:一组图、两组图、九宫格和分组分类这四种,具体考点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片

必考知识点:属性规律、数量规律、空间类

属性规律包含对称性、曲直性、开闭性。其中,对称性从2010年开始,在国考中连续13年每年必考,是考生复习的重中之重。从近几年的题目来看,对称性的考查方式越来越新颖,难度也随之提升,如2018年考查的是两个封闭图形之间对称轴的关系,2019年和2020年考查的均是对称轴与图形线条之间的关系,而2021年是结合“黑白块”进行考查,在最新2022年的题目中,既考查了对称轴与图形线与点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结合了大热的“黑白块”考查对称轴的方向。所以考生除了要掌握对称性最基本的图形特征之外,还要注意积累对称性的细化考法以及新型考法。曲直性多与其他规律复合考查,如2017年和面数量一起考查,所以当单独看其他规律选不出唯一答案的时候,可以考虑曲直性。开闭性近几年未考查,但考点较为简单,复习时记住图形特征为出现小开口即可。

近五年国考图形推理中考查最多的是数量规律,数量类考查最多的是笔画数,除2019年之外,其他四年均有考查。笔画数是同学们经常遗忘的一个考点,复习时要牢记笔画数的特征图,如“日”字和“田”字的变形、多圆相切、多端点图以及明显一笔画成的图形等。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笔画数考法有所创新,不再考查细线条的一笔画,而是结合了“黑白块”进行考查。此外,数量规律考点细化是热门趋势之一,如2018年、2021年和2022年均考查到了数量规律中的点,考点涉及了圆内交点以及切点的数量,2019年和2022年均考查了面细化的题目,2019年考查的是最大面或最小面与外框形状相同,2022年考查的是最大面和最小面形状相同以及三角形面的个数分组分类。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掌握考点的细化和相关考法。

针对素的考查多结合黑白球或黑白块,如黑球个数、黑白块部分数、黑块白面积以及黑色元素种类。另外,在2020年数量规律的考查中出现了不同数量之间的运算,例如考查了曲线数量和曲直交点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掌握考点之间的复合考法。值得注意的是,国考中上一次考查角还要追溯到2013年的直角数,而今年副省级和地市级卷出现了考查直角数,且题干图形变得更加难以识别,但核心特征还是多出现直角三角形、矩形等明显垂直情况,需要考生重点关注。

空间类近五年每年都有考查,其中六面体每年必考。对于六面体,考生只需重点掌握几种常见技巧,如相对面、相邻面(两个面看公共边、三个面看公共点),实在不行画边法。很多考生觉得空间重构题目难,是因为方法掌握不熟练,因此考生应该加强练习做到熟能生巧。对于立体拼合、三视图和截面图这几类题型,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需重点学习并掌握对应的基础知识,以不变应万变。

高频知识点:位置规律、样式规律、特殊规律

位置规律在2019年、2020年和2022年都有考查到,涉及了位置的平移、旋转和翻转,其中平移考查较多,这就需要考生快速识别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步数,以及判定隐藏轨迹,迅速选出答案。

样式规律包括加减同异、黑白运算。在2019年考查到了“位置+样式”的复合考点,而2021年和2022年则连续两年考查了黑白运算,考查频次较高,其关键在于准确识别该考点,然后从问号入手,寻找所需运算规律即可,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掌握黑白运算的考点特征。

特殊规律包含功能元素和图形间关系,其中,图形间关系在2018年、2020年和2021年都有考查到,考点较为简单,除学会基本的相交于点、线、面之外,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和2021年均涉及到了相交于线,考查其公共边的数量。功能元素近五年仅在2018年有考查到,需要注意功能元素题目可能会考查到元素的变形,将小黑点,小箭头等变形为小三角、小月亮等小元素,其实只要每幅图形都出现相同的小元素,都可以看作功能元素,因此考生做题时一定要灵活思考,快速识别功能元素。

# 定义判断

国考近五年定义判断的题量均为10道题,考查形式包括单定义和多定义。在2021年之前,地市级和副省级在定义判断部分没有差异,从2021年开始,地市级和副省级开始出现差异题,今年新增了行政执法类后,三套试卷同时出现了差异题,且在单定义和多定义题目的数量上各有侧重。

图片

国考定义判断的特点:题干较长,字数相对多,部分题目看似专业,难度较大;就国考定义的考查形式看,2018-2021年侧重于考查单定义,其数量一般在6-8道,多定义考查数量较少,但2022年多定义的数量陡增,副省级和地市级分别为6道,行政执法类为7道,故考生应在把握好单定义的做题思路后,也要侧重掌握多定义的做题方法,另外,多定义的文段整体要比单定义长,文段字数的增多会增加阅读时间,同学们也要掌握好快速解题的技巧。

解题思路:

(1)看清提问——别做马大哈:看清提问是“属于”还是“不属于”;题干出现多个定义,看清问的是哪个定义,优先阅读。

(2)抓准信息——少当回头族:抓住定义中的有效信息,重点信息做圈画,避免定义从头读到尾,来回重复读。

常考的关键信息包括:

  • 主客体(常见:个人、企业、行政主体、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注意主客体不符的选项一定不符合定义。

  • 方式目的(常见关键词:根据、通过、方式、手段、达到、实现等)。

  • 原因结果(常见关键词:由于、因为、导致、致使、造成等)。

  • 快速锁定关键词能让我们在分析选项的时候更快,更有针对性。

  • 选项比较——别做死心眼:题干较难读懂或者选择纠结的时候,不要死磕一个选项。选项可以分为必然符合、可能符合、必然不符合3类。要运用比(3)较思维,择优选择。

# 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判断推理四个模块中看似简单实则越来越难的一个模块,也是近几年错误率很高的一种题型。所以,要保证较高的正确率并非易事,需要考生掌握常考的逻辑关系,并且熟练运用对比择优的思维,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国考近五年类比推理的题量均为10道题,考查形式包括:两组词、三组词和填空式这三种。在2021年之前,地市级和副省级在类比推理部分没有差异题,从2021年开始,地市级和副省级开始出现差异题,2022年新增了行政执法类后,三套卷均出现了差异题。

图片

(注:标0.5的即为复合考点)

常考的词语间关系包括语义关系、逻辑关系和语法关系。语义关系有三种,近义关系、反义关系和比喻象征义。逻辑关系是最常考并且考点最多的,包括全同关系、包容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对应关系。语法关系是以造句的形式将题干词语联系起来,根据句子成分不同主要分为主谓关系、动宾关系、主宾关系、偏正关系。

必考知识点:包容关系、并列关系、对应关系

包容关系:包容关系包括种属关系和组成关系,考试中的难点在于二者的区分,可以用“……是……”造句的就是种属关系,用“……是……的组成部分”造句的就是组成关系。例如2022年考查了“城市公园:公共设施”,城市公园是公共设施,二者为种属关系,“医用口罩:卫生用品”,医用口罩是卫生用品,二者也为种属关系;再例如2021年考查了“易拉罐:拉环”,可以造句“拉环是易拉罐的组成部分”,所以二者为组成关系。

并列关系:并列关系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逻辑关系,可以分为两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在题目中经常需要我们对这两种关系做辨析。在同类并列关系中,除了两者之外还有第三种情况的是反对关系,例如2022年考查了“呼吸系统:生殖系统”,人体除了这两个系统以外还有其他系统存在,比如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所以呼吸系统与生殖系统是反对关系;而两者非此即彼的情况则为矛盾关系,例如2020年考查了“本能行为:学习行为”,对于生物体的行为来讲,除了先天的本能行为就是后天的学习行为,没有第三种情况,所以二者为矛盾关系。

对应关系:对应是个筐,啥都往里装。这是我们对于对应关系的形象化描述,从侧面反应出对应包含的是非常广的。国考中常考的对应关系有功能、材料、属性、因果、方式目的等,这要求我们具有基本的常识,也需要不断的做题积累。例如2022年考查了“贸易摩擦:出口下滑”,因为贸易摩擦,所以出口下滑,二者为因果对应关系。对应关系近五年每年必考,且数量几乎占到了类比推理题目的半壁江山,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应有所侧重。

高频知识点:交叉关系、语义关系

交叉关系:交叉关系在近四年中均有考查,且考查题目逐渐增多,应引起考生足够重视。交叉关系需牢记:对同一事物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划分,并用“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的句式造句,同时满足这四句话的就是交叉关系。

语义关系:语义关系在2018、2020、2022年均有考查,且常考查成语辨析,因此需要考生平时注意对成语的积累。如遇到生僻成语时要先把确定不符合的选项排除,剩下的选项对比择优。此外,国考中常考查成语的二级辨析,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成语二级辨析的掌握,包括感情色彩、构词结构以及程度。同时,也要注意比喻象征义的考查,虽然在近几年内没有出现,但2017年出现了比喻象征义考法(“踢皮球”可以比喻“相互推诿”),正确率不高,这也就要求考生对于俗语也要有一定的积累。

一般知识点:全同关系、语法关系

全同关系:全同关系近五年只在2019年考查过一次。全同关系较为简单,若二者说的都是同一对象,即为全同关系,如2019年中的“分母:除数”,分母即为除数,除数即为分母,二者为全同关系。

语法关系:国考在近五年中没有考查过语法关系的题目,考频极低。语法关系题目的解题方法就是造句子,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用“造简单句,能不加字就不加字,加字尽量加一样”的原则,比较哪个选项更好,如果造句无法选出唯一答案,可以通过纵向对比找到与题干逻辑关系更为一致的选项。

# 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是判断推理四个模块中知识点最多,最杂,也是最难的题型。保证较高的正确率并非易事。考生需要准确识别题型,找到相应的解题方法,快速定位选项。

国考近五年逻辑判断的题量均为10道题。在2021年之前,地市级和副省级在后五道题目的设置上存在差异,地市级为一篇一拖五的材料题,单独考查组合排列。在2022年新增的行政执法类中,逻辑判断部分的考点与地市级大同小异。

图片

必考知识点:加强题型、削弱题型、组合排列

加强题型和削弱题型每套卷均会出4-7题,是逻辑判断中占比较大的一个题型,需要各位考生重视,也是各位考生复习的重点。各位考生需要掌握的有:

(1)看清提问:看清加强还是削弱;看清选能加强/削弱还是不能加强/削弱;看清削弱或者加强谁的观点;

(2)找准“靶子”:找出论点和论据。根据提问方式和题干特征,找准加强和削弱的关键信息;

(3)预想方式:找到“靶子”之后,不要急于看选项,而是应该根据“靶子”内容,预设出可能呈现的答案形式,再与选项进行对比,可以更有效的避开命题人精心设置的陷阱;

(4)对比选项:识别常见错误类型,比较选项强弱力度,择优选择正确答案。无关项、不明确项是最为常见的典型错误选项。

对于组合排列来说,副省级每年考查0-2道,而地市级和行政执法类会出现材料类的组合排列,一篇材料带五个小题,看似难度较高,其实上做题方法与一般的组合排列题目并无明显区别,且利用前面题目的推理结论,还可能降低后面题目的难度,所以对于备考地市级和行政执法类的考生来说更要加强对于组合排列的练习。这类题最主要的还是要掌握一些快速做题的方法,比如代入法、排除法、假设法等技巧。做题时要注意保持思路清晰,从确定信息或最大信息入手,根据题干已知信息,逐步分析推导即能得出正确答案。

高频知识点:翻译推理

翻译推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做题方法主要靠背,关键词要背,推理规则要背,如果都背下来的话这部分题目就是送分的。如常见的“如果……那么……”、“只要……就……”、“所有…都”等翻译形式为“前推后”,“只有……才……”、“除非……否则不……”等翻译形式为“后推前”,并要熟记“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不确定”的推理规则,以及“且”、“或”关系及其推理规则等,才能够在考试时以不变应万变。

一般知识点:原因解释、真假推理、论证结构

原因解释在2019年和2021年有考查。这类题只要找到题干论述的矛盾点,然后从选项中找出一个最能或最不能合理解释这个矛盾点的选项即可。

真假推理在2018年和2022年的副省级有考查,这类题目一般可以从题干矛盾关系的条件入手,分析其他条件的真假性,进而得出结论。

论证结构只在2019年副省级考查过1道,考查形式为找出与题干逻辑错误相同的选项,这是一类较为特殊的题型,但是题目难度通常不高。需要考生从选项中找出一个和题干的逻辑错误最为类似的。这些逻辑错误往往包括:自相矛盾、偷换概念等。

以上是对于近五年国考的考情考务分析和备考建议,总体而言,国考判断推理模块的题量较大、难度较高,希望本篇文章能够给大家在备考上提供一定的帮助,做到在备考的过程中把握重点,事半功倍,成功上岸!

注:本文来源于粉笔公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阅读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ZfSi8SdWgJAgRqcgFXuGLA

 
more >
more >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400-069-1985

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