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延期,备考已至最后阶段的考生们没了方向
小编针对行测5大模块
整理了延考期间查缺补漏的学习方法
快来看看适不适合你
一、常识
常识部分题目的正确率与个人知识储备有很大关系,考生很难短时间内有很大提高。延考期间,考生主要的备考方向是保持状态,对已积累过的知识点保持熟悉度。
此外,每天利用早上1小时梳理复习常识,坚持到考试前一天,同时可以按照法律、历史、政治、经济、科技等知识点类型进行分类整理复习,每天早上梳理1—2个小类。
最后待确定重新笔试的时间后,考前几天梳理积累过的时政热点,包括国家领导人的足迹、讲话内容、国家新颁布的政策法规等。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考生可以拿出3—4个晚上梳理言语理解与表达,首先是梳理选词填空,既要强化从题干入手、分析设空处句意的方法,也要回顾曾经做过的题目,温习那些记得不熟的成语、实词;再是梳理片段阅读,结合题目强化分析行文脉络的思路和能力;最后是梳理语句表达,巩固句子填空题、句子排序题等小题型的解题方法。
三、数量关系
考试延期的这段时间,考生学习数量关系要达到的目标:掌握基础题,保证自己在考场上能够做对3—5个题目,剩余的题目结合已做题目的答案,适当蒙选。
可用2—3个晚上梳理构造等量关系、等差数列、“特值法”解多者合作、行程问题、利润问题、几何问题常考的公式和性质。这些内容是国考中考查频率较高,且相对容易掌握的知识点。最后阶段,抓住重点内容即可。此外在梳理时,建议大家结合对应例题进行复习。
四、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是行测试卷中拿分相对容易的题型,考生要多分配时间进行梳理复习。复习的方向为:
(1)梳理常考公式,包括:增长类(增长量、增长率、基期值、现期值)公式、两数之比(比重、倍数、平均数等)公式、隔年增长相关公式、年均增长相关公式。
(2)梳理常用运算方法,重点是有效数字法、特征数字法的运用,通过梳理要能够熟记有效数字法的取舍规则,以及特征分数与小数的对应关系,并灵活运用。
(3)梳理常用比较方法,既要梳理型等比较替代技巧。
(4)梳理增长率混合问题、指数、贡献率、拉动增长、进出口贸易等比较特殊的知识点,把相关公式记得更扎实、更准确。
五、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部分涉及题型比较多,可多分配一些时间进行查缺补漏 。
(1)梳理必然性推理,着重梳理假言命题、朴素逻辑。
(2)梳理可能性推理,重点梳理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结论型等高频题型。
(3)梳理图形推理,既要梳理相似图形、相异图形经常考查的规律,也要复习巩固立体图形中“公共点法”“截面图判断原则”等,更要对一些特征图形的规律进行总结,提高对图形的敏感性。
(4)梳理类比推理,熟记逻辑关系、言语关系、经验常识等常考知识点,对于逻辑关系里面的全同、全异、包含、种属等易混淆的内容,先理解再记忆。
(5)梳理定义判断,这部分知识点相对比较少,大家结合做过的题目巩固提取要点、列举排除等方法即可。
注:本文来源网络整理,版权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阅读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9sdlTJi_vWKDp4A7ylvKRw